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亲情忍孤独父母成敏感字眼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2-11 22:14:37
贫困山区的孩子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在其中有很多的问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下面是学大的专家为大家总结的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亲情忍孤独父母成敏感字眼。
由于精神上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逆反等状态。
——长期留守带来内心孤独。
一些留守儿童比较内向,见到记者后远远地站在墙边盯着看,不愿意交流。“他们有的也不怎么和老师说话,即使老师主动关心询问,他们也不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在广西田阳县乡村小学任教的谭老师说,有的孩子会有“爸妈不要自己”或“爸妈不喜欢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虽然会和父母电话联络,但是聊天时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遭遇的不开心事。
自我接纳、情绪、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发展问题,是少年儿童整个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性发展出现问题的人,往往身心健康受到明显伤害,甚至严重影响其道德发展。
——家庭压力带来心理负担。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对全国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2.7%的留守儿童经常或有时做家务,50.8%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做饭,30%留守儿童在家需要照顾弟妹,13.1%照顾长辈。
农村留守儿童干家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既有迫于生活的无奈,也有过早体会到大人的艰辛而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其中,女孩一般比同龄男孩成熟,更懂得家人的艰辛,内心也更为敏感和脆弱。”
——意外伤害、校园暴力、性侵等带来心理创伤。
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留守儿童是其中主要受害群体。
此外,校园暴力以及性侵等问题也会给留守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前段时间就发生一起孩子担心被打而不愿返校的情况。”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乡镇中学的一名老师说。
——缺乏亲情沟通和有效引导出现逆反心理。
专家认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沟通较少的成长环境中,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有的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受手机、网络游戏等不健康内容影响,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各位教师了解了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缺亲情忍孤独父母成敏感字眼,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开导,帮助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热门资讯

-
在学大上初二物理辅导班有没有用
2018-11-07 -
2019年深圳中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将影响录取结果
2018-11-02 -
深圳中考新政策7大重点解读
2018-10-12 -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指标生】
2018-10-06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特长生】
2018-10-06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如何确定填报专业的顺序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就业率高的十大专业盘点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2018-09-27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