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需警惕的三种招生骗局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3-07-31 15:48:14


随着高考的结束,好多招生机构都忙活起来了,但是很多违法的骗人机构也浑水摸鱼,大家要注意一下3种招生骗局,社会上总会有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利用考生及家长的急切心理,伺机编造和散发虚假信息来骗取钱财。相关专家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我省普高招生录取工作过程规范透明,不存在其他途径的录取方式,请考生和家长要擦亮双眼,以免“中招”。本报综合以往常见三种招生诈骗伎俩,希望能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1、“内部有指标”、“有熟人”

不少不法分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订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声称只要出钱,即使分数不够投档线,也能“操作”到相应学校。甚至有人假冒军事院校招生人员,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并以种种名义索要费用。在家长完成付款后玩消失,结果造成钱财和入学机会两空。

2、混淆招生类型

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在招生过程中,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考生和家长在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

3、“办事处”查询录取情况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不法分子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设立所谓的院校办事处,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对录取信息不了解的空子,向考生家长邀功,把正常录取的事实,说成是找了关系,或者花钱办事,借机敛财。

最后,关键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思和法律意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要学会拒绝诱惑,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考生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并且在整个录取过程中,考生可通过省招考院网站,或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特别提醒考生的是,要通过省招考院指定的官方渠道查询的录取结果才可靠。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