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经典文学常识-博浪沙的铁椎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30 19:07:49


大家在学习之余,可以增长下自己对于更多文学常识的学习和掌握。比如众所周知的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背水一战等等。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经典文学常识-博浪沙的铁椎。

在一般人心目中,张良东方智慧的代表人物,是智慧的化身。其实,这只是张良的一面。真实的张良不仅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大师,还是一位敢于刺秦始皇于千军万马之中的勇士,是一位忠于故国无所畏惧的血性男儿。一边是摇鹅毛扇的智慧大师,一边是血气方刚的勇士,我们很难把二者联想到一个人身上。但是,看似矛盾的两种秉性在张良身上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公元前195年,留侯张良向汉朝皇帝刘邦递交了退休报告:“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打算访仙学道去。刘邦哪里肯依,许以相国之职来挽留,然而张良去意已决。从此大汉朝廷少了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臣,江湖间多了位静观山水、了身达命的隐士。

想必张良闲云野鹤、修身养性之时,思绪会飞回到20多年前的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那时的张良,还是一位雄姿英发、快意恩仇的少年。公元前218年的一天,他与一位善使120斤大铁椎的大力士来到阳武县(今河南省原阳县)境内的博浪沙,在这里,他将实施一项重大计划——谋杀秦朝皇帝嬴政。

张良出身官宦门第,祖、父辈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如果不是韩国灭亡,张良也将顺利步入显达宦途。可以说,是嬴政粉碎了张良为相的美梦。国仇家恨,在年轻的张良心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他散尽家财,遍求豪杰,终于募得一个大力士,准备在嬴政东巡的必经之路——博浪沙,一椎了结其性命。

然而,已经领教过数次谋杀的嬴政这次又逃过一劫,大铁椎只击中了副车。嬴政大为震怒,他以为自己一统全国,并将民间兵器收缴后熔铸成十二个大铜人,就可以做太平皇帝了,还有谁吃了熊心豹胆,敢用大铁椎搞袭击?于是进行大搜捕,捉住刺客,定要碎尸万段。而张良已趁机脱身,逃至下邳(今江苏邳县)隐藏起来。

张良在博浪沙这一壮举,称得上惊天动地。当时秦皇暴虐,四方噤口,俯首系颈,唯有韩国公子张良敢于发出这重重一击,虽然没有成功,却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足以证明貌如妇人好女的张良是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也使不起眼的博浪沙扬名四海。唐人胡曾有《博浪沙》诗赞道:“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灭诸侯。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大诗人李白在《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中感慨万千: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宋人胡宏在《张良》诗中赞叹不已:“壮哉博浪沙,一击震天下”。而明人陈仁锡更是拍案叫绝“子房一椎,宇宙生色!”对于博浪沙事件的意义,用“天地皆振动”,“一击震天下”来评价是不过分的,应当说是符合史实的。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张良于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后,“(秦始皇)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可想而知,从秦帝国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官吏在接到圣旨后,又有谁敢不尽心竭力,全力以赴抓捕张良这位天下第一刺客?不过,此时的张良已经悠然从容地隐匿于下邳。张良刺秦始皇于博浪沙中,被秦帝国视为头号恐怖分子,宛如今天美国政府眼里的本。拉丹。可是,张良根本不把追缉他的人放在眼里,经常在城中漫游,足见其智慧和胆略确实异于常人,深不可测.据《史记·留侯世家》和《汉书·张良传》记载,张良在下邳隐匿期间,又喜得黄石公赠送的《太公兵法》,这个故事给张良充满神秘色彩的一生又增添了浓抹重彩的一笔。

清代词人朱彝尊的《水龙吟 谒张子房祠》,对“谋圣”张良的一生作了精辟的总结:

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

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河水。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怅萧萧白发,经过掔涕,向斜阳里。

以上就是关于经典文学常识-博浪沙的铁椎的全部内容。大家可以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趣的常识。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学大教育!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