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培养孩子的特长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4-04 21:48:46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于孩子特长的培养,所以在假期的时候也是为孩子报名了各种技能特长班。我们都可以理解家长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但是,这样真的对孩子的发展有益么?答案其实是否定的,今天,学大网就来告诉家长们:不要盲目培养孩子的特长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弃他极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必然与父母发生冲突,难以有所成就。然而,生活中总有许多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行剥夺孩子的兴趣,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孩子的发展。下面的这个案例或许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小华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非常热衷于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初中时常常因为观察小动物而弄得浑身是泥。父母对此非常生气,觉得他不务正业,于是就想方设法阻止他去外面玩。父母希望他学钢琴,以便将来中考时加分。
开始,他总是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偷地跑到附近的公园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次,他把一个黑色的蜘蛛带回家后,父母大发雷霆,训斥他不应该把这么脏的东西带回家。爸爸还一脚踩死了蜘蛛,妈妈竟然摔烂了他积累了好几年的装着各种标本的“百宝箱”。那一刻,小华愣住了,回到自己的房间默默坐了一个下午。
从那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变得沉默寡言,父母为此非常发愁,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而小华的生物老师说:“小华这孩子特别聪明,如果好好培养,将来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生物学家。”
小华生物老师的话应该引起父母们的深思。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会犯像小华父母这样的错误。像小华父母这样干涉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危害。
一是父母对孩子兴趣的过分干涉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爱好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自己没有眼光、没有本事,从而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变得没有自信。
二是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听孩子的解释,不从孩子爱好出发去了解孩子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这样做既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能理解、尊重他,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他们也非常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知疲倦。如果不去考虑孩子的爱好兴趣,而是强加给孩子父母认为应该学的东西,会使孩子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三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被家长“逼迫”着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开始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词语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父母对于这一点要认识明确。遗憾的是,有的父母仍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多不愿承认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有独特的兴趣与爱好。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个父母强迫坐不住的孩子弹琴,以致孩子只得砸断自己的手指以示反抗。像这样不顾孩子的抗议,父母像催命一样催促着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学的东西,都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的表现,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有的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么,作为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做法:
善于发现,为孩子创造条件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试着引导孩子多在兴趣方面下工夫,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自己喜爱的天地里畅游。这样会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那么,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这就首先需要父母养成仔细观察孩子的习惯,孩子反反复复做的事情往往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其次,父母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或许父母从孩子天真的回答里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其实,父母应该从小发现、鼓励和培养孩子有一种或几种爱好。这样会使孩子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和期待,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绝不可以代替孩子。
尊重孩子的喜爱和兴趣
在今天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人的个性和兴趣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即使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可能与父母的期望有差距,但只要是正当的嗜好,就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的创造力和潜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意志品质也可以得到锻炼,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兴趣,切记不可盲目跟风
现代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多种技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有时甚至跟风,看到现在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
孩子就这样在父母的安排下一次又一次地被动接受,孩子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孩子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导致孩子厌学并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其他学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能听之任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孩子因为沉浸在某个兴趣爱好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父母还是应该给一定的干预,教会孩子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但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切不可简单地制止。
兴趣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大动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而盲目地为孩子选择的“兴趣班”,很有可能扼杀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以,做父母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人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之苗”破土而出,就一定要精心呵护,不要让其因“杂草”淹没而枯萎,更不要随意破坏。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某一领域的专才更受青睐,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孩子。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和他的特殊能力有关系,他最大的潜力往往体现在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会使孩子学习得更快乐,将来也更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
不要盲目培养孩子的特长,因为如果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潜能和爱好,那么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情绪导致不好的结果。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特长,就应该像上文那样去寻找孩子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才能快乐的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当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他往往能够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弃他极感兴趣的事情,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孩子必然与父母发生冲突,难以有所成就。然而,生活中总有许多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行剥夺孩子的兴趣,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孩子的发展。下面的这个案例或许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小华从小就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非常热衷于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初中时常常因为观察小动物而弄得浑身是泥。父母对此非常生气,觉得他不务正业,于是就想方设法阻止他去外面玩。父母希望他学钢琴,以便将来中考时加分。
开始,他总是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偷地跑到附近的公园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次,他把一个黑色的蜘蛛带回家后,父母大发雷霆,训斥他不应该把这么脏的东西带回家。爸爸还一脚踩死了蜘蛛,妈妈竟然摔烂了他积累了好几年的装着各种标本的“百宝箱”。那一刻,小华愣住了,回到自己的房间默默坐了一个下午。
从那以后,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变得沉默寡言,父母为此非常发愁,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而小华的生物老师说:“小华这孩子特别聪明,如果好好培养,将来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生物学家。”
小华生物老师的话应该引起父母们的深思。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会犯像小华父母这样的错误。像小华父母这样干涉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危害。
一是父母对孩子兴趣的过分干涉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爱好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自己没有眼光、没有本事,从而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变得没有自信。
二是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听孩子的解释,不从孩子爱好出发去了解孩子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这样做既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能理解、尊重他,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他们也非常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知疲倦。如果不去考虑孩子的爱好兴趣,而是强加给孩子父母认为应该学的东西,会使孩子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三是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强加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就会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来对音乐不感兴趣,被家长“逼迫”着每天练琴,结果琴技总是没有提高,于是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开始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用“你怎么这么笨”等词语责骂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则变得自卑并产生自闭倾向。
父母对于这一点要认识明确。遗憾的是,有的父母仍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多不愿承认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有独特的兴趣与爱好。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个父母强迫坐不住的孩子弹琴,以致孩子只得砸断自己的手指以示反抗。像这样不顾孩子的抗议,父母像催命一样催促着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学的东西,都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的表现,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有的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去做,那么,作为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做法:
善于发现,为孩子创造条件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试着引导孩子多在兴趣方面下工夫,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自己喜爱的天地里畅游。这样会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那么,父母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这就首先需要父母养成仔细观察孩子的习惯,孩子反反复复做的事情往往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其次,父母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或许父母从孩子天真的回答里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其实,父母应该从小发现、鼓励和培养孩子有一种或几种爱好。这样会使孩子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和期待,对人的一生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绝不可以代替孩子。
尊重孩子的喜爱和兴趣
在今天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人的个性和兴趣得到较充分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即使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可能与父母的期望有差距,但只要是正当的嗜好,就应该尊重孩子。因为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的创造力和潜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的专注、认真、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意志品质也可以得到锻炼,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兴趣,切记不可盲目跟风
现代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多种技能,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有时甚至跟风,看到现在流行什么就让孩子学习什么。
孩子就这样在父母的安排下一次又一次地被动接受,孩子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孩子的特长得不到发挥,导致孩子厌学并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其他学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也不能听之任之,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如果孩子因为沉浸在某个兴趣爱好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父母还是应该给一定的干预,教会孩子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时间,但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切不可简单地制止。
兴趣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大动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而盲目地为孩子选择的“兴趣班”,很有可能扼杀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所以,做父母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人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之苗”破土而出,就一定要精心呵护,不要让其因“杂草”淹没而枯萎,更不要随意破坏。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某一领域的专才更受青睐,最大限度发挥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孩子。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往往和他的特殊能力有关系,他最大的潜力往往体现在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会使孩子学习得更快乐,将来也更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
不要盲目培养孩子的特长,因为如果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潜能和爱好,那么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情绪导致不好的结果。所以,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特长,就应该像上文那样去寻找孩子喜欢的东西,那么孩子才能快乐的学习。
热门资讯

-
在学大上初二物理辅导班有没有用
2018-11-07 -
2019年深圳中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将影响录取结果
2018-11-02 -
深圳中考新政策7大重点解读
2018-10-12 -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指标生】
2018-10-06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特长生】
2018-10-06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如何确定填报专业的顺序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就业率高的十大专业盘点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2018-09-27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