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因地制宜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22 15:41:40


教育是民族兴旺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人全面发展和亿万家庭代际改善的根本途径,对于教育,我们力求要各地均衡发展,这样我们国家才能更快的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下面就是因地制宜的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的几点建议与意见,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参考。

一、立足地方实际,推进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初具规模

根据当时农村教育发展实际和学校布局状况,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城市建办优质高中教育,乡镇建办高标准的一所初中和一至二所小学,使其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达到城市学校标准;在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改建寄宿制学校,形成规模效应,达到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四个优先”(即政策优先、议事优先、投入优先、教师待遇优先)的目标。经过8年的努力,通过撤、并、建,全市原有的162所小学调整为106所,20所独立初中调整为9所,4所完全中学撤并、改建为独立初中,高中全部并入城市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共撤并中小学67所(含教学点),占农村中小学总数的35%,建成寄宿制学校21所,教学资源得以整合,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地处偏远、条件简陋的偏远学校学生能够集中到交通便利、设备完善的学校就读,以寄宿教育为特征的农村教育新模式初具规模。

二、坚持教育优先,紧扣“五个结合”,教育均衡发展初现成效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扣“五个结合”(即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期盼紧密结合,与教育内涵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紧密结合,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结合),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加快布局调整,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在城市建优质高中教育,乡镇建高标准的初中和小学,在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改建寄宿制学校,达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使教育资源在集中中整合,在整合中优化。

目前,全市农村中学全部建成了教学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及现代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所有寄宿制学校全部实行暖气采暖,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实行了校车接送,农村中小学地面卫星接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免除了市、县(区)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的学费,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考专科上线率达到86%,城乡学生享受到了同等的优质教育。

三、坚持“四个集中”,加快布局调整,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积极推进以建设寄宿制学校为特征的新一轮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进展不平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如,认识不到位,教育布局调整进度缓慢;地方学校撤并后教育资源流失、教师分流和安置困难;寄宿制学校饮食、安全管理制度欠缺;低年级寄宿生交通安全、生活管理和亲情培养存在问题等等。因此,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深入探索,不断完善和推行“四个集中”原则,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和优化,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坚持“四个集中”原则,实现学校合理布局。

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学校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危房多等问题。目前,很多学校生源不足,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偏远学校生源减少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甚至已经出现了“空壳”现象。在按照“四个集中”原则对中小学进行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并,使学校布局更为科学合理,覆盖半径和服务功能大大提高,既顺应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又解放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束缚,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发展。

(二)坚持 “四个集中”原则,实现教育集中投入。通过实施“四个集中”调整,校均规模逐步增大,有利于发挥资的集中和规模效益,改变了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教育投入方式,提高了教学仪器、设备等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使有限的资源和经费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坚持 “四个集中”原则,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农村学校分布面广点多,班额小、班级多,师资力量分散,“三个年级复式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英、音、体、美、信息技术教育等课程。通过撤并教学点和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很好地促进了集约办学,规范办学行为,开设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坚持 “四个集中”原则,实现教师资源集约。随着学校资源向城镇的集中以及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的实施,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动态集约管理,建立起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师分科任课,提高了教学质量,促成了教师在学科、年龄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五)坚持“四个集中”原则,强化寄宿学校保障网络。随着寄宿制学校规模的扩大,人数的增多,学生的低龄化,给寄宿制学校管理带来了难度,这样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实施办法,建立集后勤、医

疗、治安、防疫于一体的保障网络。

(六)坚持 “四个集中”原则,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四个集中”大力推广寄宿制教育,广大农村学生在城镇寄宿教育后,可以借助城镇现代生活方式与理念的熏陶,有助于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同时减少学生出入不良场所的机会,抵御社会负面信息影响。同时,实行寄宿制教育,还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

四、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布局调整,努力开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国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教育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这就为我国基础教育增添新的保障,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