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2-12-03 16:20:41


       有些学生,提笔写不出东西,开口又感到无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面过窄,理解没有跟上来。理解没有跟上来又是由于阅读写作兴趣没有生成,因此,努力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培养其阅读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来引导培养呢?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好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因此,它在学习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首先要明确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有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可以持久而集中,可以保持清晰感知,引起丰富想象和积极思维,产生愉快体验。

  其二是,善设导语,激发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教师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时,若能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并产生坚韧的毅力,表现出高昂的探索精神,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创造情景,激发思维兴趣。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据的。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我们的三尺之地的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

  四、启发思维,激发探究兴趣。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效果不但与人的智力和学习方法有关,而且与人的学习兴趣有关。有趣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思维训练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五、合作探究。激发参与兴趣。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处于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命题,学生作业,一句话,学生必须亦步亦趋、不折不扣地应命行事,毫无选择的余地。其实,语文课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提高他们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积极参与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就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就牢固,就能灵活运用。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