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文-吨的认识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11-02 21:18:29
我们大家知道想要学生把数学学好,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更加认真的备课才行,为了帮助大家的教学工作,下面就是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文-吨的认识课件,希望大家能借鉴一下。
教学过程
一, 沟通旧知
1, 同学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千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 设疑,引入课题。
在( )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 )
小兰体重约25( )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 作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教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作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_____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 新授
1,教学例6。
一、 测量
(1) 课件出示例6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2) 谁能说一说这段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你们能帮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谁来说一说?
(3) 在学生说故事的时候,注意从“限重1吨”“1吨有多重呢?”的讨论中,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 。
(4) 围绕小精灵“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 +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5)师生一起将故事收尾。
(6)继续看教材,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勾画出来。
(7)汇报:小精灵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你还知道了什么?
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共同说说书中提供的几例。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 ,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2. 充分感受吨。
学生抬沙子感受1吨(一袋重100千克的沙子) 。
(1) 请班级中力气最大的两个学生来搬沙子;再请两个学生搬,直到沙袋能离地为止。
(2) 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
(3) 100千克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质量才是1吨。
3. 完成‘做一做” 的第1题。
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你能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例子吗?
4. 教学例7。
(1)出示例7。
(2)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集体说理、说方法。
想: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6000千克里有6个1000千克,所以6000千克是6吨。
5. 完成“做一做” 的第2题。
(1) 读题,理解题意。理解“超载” 的意思。
(2) 你能解决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巩固练习
1.出示:7吨=( ) 千克
5000千克=( ) 吨
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 ) 千克
2. 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吨。它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是:“吨” 换算方法是;“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我们学大专家为大家准备的这份三年级数学上册课文-吨的认识课件,希望大家能好好的学习和借鉴一下,相信对大家的数学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热门资讯

-
在学大上初二物理辅导班有没有用
2018-11-07 -
2019年深圳中考录取:综合素质评价将影响录取结果
2018-11-02 -
深圳中考新政策7大重点解读
2018-10-12 -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怎么样_环境如何-图
2018-10-11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指标生】
2018-10-06 -
2019年深圳中考招生途径解读【特长生】
2018-10-06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如何确定填报专业的顺序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就业率高的十大专业盘点
2018-09-27 -
高考专业报考指导: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
2018-09-27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